刷牙的5大常见误区
来自: 时光与时间 2017-01-04 08:50:35
口腔不干净,容易滋生细菌或霉菌,从而有利于亚硝胺及其前体的形成。再加上口腔炎症时,一些细胞处于增生状态,对致癌物更敏感,容易引发口腔癌症。
牙膏中广泛使用的“月桂醇硫酸钠”等化学物质,是导致胃病和肝中毒的物质,会令口腔更加容易溃烂,从而导致口腔癌。牙膏中的研磨剂也会损伤牙龈,致使牙龈容易收到侵害,不利于口腔健康。还有其他常见的刷牙误区也会威胁口腔健康。
误区一:起床刷牙
99%的人都是每天早起刷牙,然后吃早餐。结果这样会导致牙膏里的有效护齿成分并没有太多机会留在牙齿上,而是随着早餐吃到了肚子里。建议起床后清水漱口,吃早饭,饭后20分钟刷牙才是最健康的。
误区二:冷水刷牙
早上起床刷牙,很多人都习惯用冷水刷牙。其实这种做法对牙齿的伤害也是极大的。因为冷水会导致牙齿酸痛,尤其是牙本质敏感的人,而且冷水不利于牙膏内的有效物质发挥活性。牙膏中的主要成分摩擦剂和氟化物发挥作用的最佳温度是37℃左右,也就是接近体温的温水刷牙最合适。
误区三:横着刷牙
很多人都习惯横向刷牙。其实,这会对牙釉质造成物理磨损。横向刷牙,一方面无法清除掉牙齿缝隙里的垃圾,另一方面还可能导致牙齿根部楔形缺损、牙龈损伤、牙本质敏感等问题。正确刷牙方法是顺着牙齿的缝隙竖着刷。
误区四:刷牙太过用力
不少人以为用力刷牙会更好地清洁牙齿,却不知道,刷牙用的力气越大反而越易伤害牙齿。刷牙时用200克的力量就足够,大约相当于手指拿起一支冰棒的力量,使用手腕的力量刷牙而不是手臂的。
误区五:刷牙时间太短
很多人以为刷牙的目的是清除食物残渣,其实不完全如此。清水漱口可以清除掉90%以上的食物残渣,认真刷牙的目的是消灭牙菌斑。建议刷牙不少于2分钟。先漱口,湿润有利于牙膏中有效成分起作用,从门牙开始细致地竖向刷干净,尤其是齿缝和牙齿内侧等容易忽视的地方。由于牙菌斑的生长周期是12-24小时,因此,24小时也至少要刷牙一次。
牙齿是我们日常生活说话、进食的重要工具。牙齿健康不容小觑,归根结底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,同时,也要学会纠正常识性的误区,两方面作用下,才能更好地维护口腔健康。
最新回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