认识妇产科激素
来自: 时光与时间 2016-12-26 09:07:12
妇产科常用的激素制剂有性激素(雌激素、孕激素、雄激素)、hCG、hMG,及人工合成的氯米芬与己烯雌芬等。
一、雌激素
主要作用:
1.促使第二性征发育、乳腺管增生、子宫发育、内膜生长、阴道上皮增生角化等作用。
2.小剂量能促进垂体产生促性腺激素,从而诱发排卵;大剂量则抑制丘脑—垂体功能,抑制排卵。可用于刺激子宫发育、人工周期疗法、调整月经周期,与孕激素联合使用,是多种避孕药的主要成分。
3.有水钠潴留的作用。
临床应用:
1.人工周期:卵巢功能不足时作人工周期疗法。一般于月经第六日开始连服20~22d。
2.大剂量雌激素:(1)止血作用。(2)回奶。
3.其他:用于更年期综合征,或卵巢手术切除后替代疗法,老年性阴道炎。
二、孕激素
主要作用:
1.能抑制子宫收缩,使子宫内膜由增生期转变为分泌期,为受精卵着床及发育作准备。
2.临床多用于安胎、月经失调及治疗子宫出血等卵巢内分泌不足疾病。
3.合成强效孕激素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、子宫内膜癌等,也是各种避孕药的主要成分。与雌激素联合作用作人工周期治疗月经失调。
4.有致热作用,使基础体温升高0.5℃左右。
5.有排钠作用,可用于治疗经前期紧张伴水肿者。
临床应用:
1.周期疗法:用于月经失调、黄体功能不足,作补充治疗。一般用于月经第五日开始连服20d。
2.止血作用:一般多用合成孕激素。
3.治疗子宫内膜腺癌。孕激素可使癌组织分化、成熟、上皮化生,然后萎缩,癌组织结构消失。一般孕激素治疗4~6周后可起作用,用药可持续1~2年,患肝病者禁用。
4.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。
5.经前疗法:(1)补充体内孕激素不足。(2)诱导出血法:用于闭经的鉴别诊断。
三、雄激素
主要作用:
1.对抗雌激素,增强子宫肌纤维及血管壁的张力,减轻盆腔充血。
2.大量雄激素能抑制垂体功能,抑制排卵,并有促进蛋白质合成作用。
3.用于治疗更年期功血、子宫肌瘤、子宫内膜异位症、绝经期综合征等。
临床应用:
1.周期疗法:常用于子宫肌瘤、子宫内膜异位症。
2.止血作用:适用于更年期月经失调、功血。
3.其他:(1)中年妇女经量较多的痛经患者及经前期紧张症。(2)对低蛋白血症如营养不良、手术后消耗性疾病、月经紊乱致贫血等。
四 、绝经期促性腺激素(hMG)
从绝经妇女尿中提取,能促使卵泡生长发育并分泌雌激素。用于继发性卵巢功能不良,无排卵者,伴同垂体促性腺激素低落者。
五、绒毛膜促性腺激素(hCG)
从孕妇尿中提取。类似黄体生成激素作用,有维持黄体功能、延长黄体寿命、促使黄体分泌孕激素及雌激素的作用。
主要作用:
1.诱发排卵
2.维持黄体功能
3.补充黄体不足
六、氯米芬(氯菧芬胺)
其作用为与雌激素争夺受体,能阻滞雌激素对下丘脑的抑制,使垂体在短时间内分泌大量促性腺激素,从而促进排卵。
七、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(LHRH、GnRH)
LHRH(GnRH)既有LHRH的作用,又有FSHRH的作用。能兴奋脑垂体合成和分泌LH及FSH,适用于下丘脑功能失常所致闭经、功血、避孕药引起的月经失调。
临床应用:
1.垂体兴奋试验。
2.促排卵:即仿效LH-RH的生理性脉冲式释放规律来促使卵泡的成熟、排卵,而且不引起卵巢过激综合征。
最新回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