醉酒的死亡危险(一)
来自: 时光与时间 2016-11-28 10:16:57
中国有“无酒不成席”的习俗,酒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饮品,更成为一种文化载体。但是是否知道,即使不醉驾,喝酒也是可以死人的!醉酒的13种死亡危险,您是否清楚呢?
1、误吸
误吸是醉酒患者发生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。饮酒者胃内往往存有大量食物,呕吐时胃内容物容易进入气道,导致患者窒息或吸入性肺炎,也可刺激气道,通过迷走神经反射,造成心脏停搏。
对于急性酒精中毒患者,防止误吸的发生,是“重中之重”。因此,醉酒患者一定不能仰卧位,头一定要偏向一侧,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,并根据情况,进行插胃管洗胃等排空措施。
2、双硫仑样反应
双硫仑样反应,是由于服用药物(头孢类)后饮用含有酒精的饮品(或接触酒精)导致的体内“乙醛蓄积”的中毒反应。主要表现为面部潮红、头痛、腹痛、出汗、心悸、呼吸困难等症状。
3、急性胰腺炎
饮酒可导致急性胰腺炎的发生,后者可产生心肌抑制因子,使心脏骤停。酒精中毒是国外急慢性胰腺炎发生的主要原因。国内酒精性胰腺炎较少见,可能与饮酒量少,习惯慢酌和酒菜同进有关。
4、低体温
酒精可造成血管扩张,散热增加,并且可以减少判断力,导致迟缓,尤其是在寒冷的环境中易造成低体温。后者可使机体出现高凝血症、高血糖症和心律失常,造成患者的意外死亡。因此,在处理急性酒精中毒时,保温是必要的措施。应把体温缓慢提高到正常水平(每小时提高≤0.6℃),较迅速的复温可造成不可逆性低血压。
5、横纹肌溶解
饮酒者常昏睡很长时间,如肢体不活动,长时间压迫可造成局部肌肉的缺血坏死,导致横纹肌溶解,肌肉溶解释放的大量物质入血,会造成多脏器功能不全,甚至发生猝死。
6、洗胃后低渗
在酒精中毒的急救中,催吐、洗胃、导泻对清除胃肠道乙醇有一定作用;但由于酒精吸收速度快,洗胃意义不大,同时又增加误吸的风险,对胃粘膜的刺激也较大,故不主张积极洗胃。但在一些需要胃排空的特殊情况下,还是要进行洗胃的。目前多数医院用清水进行洗胃,后者大量入血,可致体内低渗状态,进而发生低渗性脑水肿。此外,酒精中毒本身也可使脑组织缺血进而引起脑水肿。
最新回应